刀鞘:皮革+金属
产地:英国
当欧文冲锋枪在1941年被澳大利亚军队采用时还不能安装刺刀,到了1944年,澳大利亚陆军才决定让欧文冲锋枪也能装上刺刀。事实上早在1942年,欧文冲锋枪的生产商莱萨特公司就已经研制了配有刺刀座的Mk2欧文冲锋枪,这个刺刀座设计在枪口制退器上,但不能通用当时澳军使用的SMLE步枪的刺刀,而这种型号的专用刺刀只试产了200把。
在1944年,利特高轻武器工厂效仿英国的No.5丛林卡宾枪也试制了100支缩短的SMLE步枪,并配套生产了100把缩短的M1907刺刀,因为当时前线的反馈认为SMLE步枪装上刺刀后太长,在丛林战里面极不方便。这种短步枪最终没有被采用,但澳大利亚陆军决定把它的刺刀选作为欧文冲锋枪的配件。这种短刺刀被命名为No.1 Mk1刺刀,刃长10英寸,出血槽长5英寸。随后又设计了刃长17英寸、出血槽长12英寸的No.1 Mk2刺刀。这两种刺刀在1944年7月31日正式定型,然后提交给军队试用,在1945年4月澳大利亚军队决定采用较短的No.1 Mk1刺刀。
由于除了莱萨特公司试制的Mk2枪外,只有极少的Mk1枪在生产时配有刺刀座,因此二战结束后所有的欧文冲锋枪都要转交给兵工厂检修,并顺便在枪口上增加刺刀座。由于欧文冲锋枪的刺刀座与恩菲尔德步枪的刺刀座相同,因此这两种武器的刺刀是可以互换的。配刺刀的欧文冲锋枪在朝鲜战争中首次使用。